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黄建南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黄建南大型艺术创作评述(三)

2017-06-16 10:26:26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周进
A-A+

  山水画自宋元高度成熟之后,主要以笔墨为其价值判断的终极尺度,艺术的个性也体现在笔墨技艺与品性的高度统一上。山水画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现实性转换,一方面是回归传统的“丘壑”,另一方面则是部分地吸取西画的风景写生,把实景与笔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探寻新的笔墨个性与意境。

  “师古”是学习山水画的必经之路,“变革”则是成就艺术家的必备条件。历史上任何一位有成就的山水画家无不是变革者。“变”对于具体的艺术家来说必须是符合艺术家自身条件的“变”,它与艺术家的气质、情感、学识、素养等息息相关。如林风眠、李可染与黄宾虹、张大千变革山水画的角度就很不同,前者是融合,后者是传统。同时,林风眠的融合也不同于李可染。林风眠借鉴的是西方现代艺术的成果,从构图、形式、光色等方面来改革山水画,这与画家的留学经历是密切相连的,而李可染借鉴的是西方的写实主义。李可染在年青时,曾学过西画写实素描,这使他能准确把握结构,真实地再现自然,注重画面空间与层次感,他把光影引到写生中,从而奠定了“李家山水”的风貌。同样是继承传统,黄宾虹发展的是“遗貌取神”的“写心论”,张大千则发扬了“形神兼备”的“以形写神”论。这也是因二人的学养,气质,经历,喜好的不同而相异的。总之,“变”是画家穷一生之力,呕心沥血的结果,决不是一朝一夕的狂热一蹴而就的。

  “通”是“变”的基础,“变”是“通”的目的。二者是密切相连相辅相成的,没有“通”的“变”是无基之厦,没有“变”的“通”是无冠之木。实践证明,只有“通”“变”结合,山水画艺术才能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新世纪以来,山水画的现代性转型主要体现在对于图式个性的追求上。显然,图式个性更偏重于画面感性体验的表达,是对于画面视觉形式的个性化探索。它和笔墨对于山水这个客体的疏离不同,而是强调形象、形态、形式对于山水客体的疏离,并在这种疏离中体现艺术主体如何寻找符号与如何赋予寓意,从而形成独特的诉诸视觉形式的审美个性。

  黄宾虹、张大千、林风眠、李可染诸大家在山水画上的变革创新,成为了艺术发展史上绕不开的章节。黄建南是一位善于“变”“通”的艺术家,在传承与融合创新的夹缝中取道于“图式创新”。他撇开了传统山水画中的名山秀水,而向中国西部那些浩瀚荒芜的大山大川探求,“高原”是他寻找新的审美载体,表现幽深苍茫、简远冷逸审美品格的拓荒之旅。在审美观念上,他放弃了完整精巧的传统笔墨语系,借鉴抽象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脱离山水画的自然形貌而具有超现实符号化特征的变革武器。黄建南是新时期山水画当代语言探索的倡导者与开拓者,他积极推动了山水画从笔墨个性向图式的个性转换。以黄建南为代表,图式个性的追求已俨然成为现代山水画现代性的一个重要价值尺度,对于画面内在视觉形式的整合与凸显也已成为现代山水画发展的一种自觉追求。

  独具特色的山水图式建构,不仅得力于对有常形和无常形之物象的选择与重构,而且在诸多情况下,是由超越“形”的问题上动脑筋、下功夫的结果。当新的时空观念把视觉的篱笆拆除时,视觉空间将变成一片虚空,艺术这个精灵就将从本质上显现出它实实在在的存在于物质之中。艺术用它无穷的力量,将存在对精神的局部摧毁,把人的灵魂引向灵动的自由的宇宙空间而畅游在似“有”似“无”的氛围之中,山水精神就是在“有”“无”之间找到自己位置的。

  黄建南一直尊崇顾恺之“迁想妙得”“意在笔先”的创作理念,这是中国绘画美学中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体现,也是对艺术创造中想象心理的理论阐发。黑格尔说过,“想象是有创造性的”“想象不是幻想”,所以,构思必在“情”与“理”之间游走。黄建南所运用的图式、构成、色彩以其独特的面目,都围绕着心理逻辑思维来建造出一个整体的精神世界,服务于他所渴求的高原主题。而我们见到的是一个似有似无、亦真亦幻的世界,所呈现的不完全是自然之景,而是一种“心境”,有的虽不是可居可游可卧,却是可悟可赏可思。

  黄建南的作品中呈现出多元和不确定性的美学价值,其中最为显着的是其中所蕴含的哲思,这也正是以“心源”“写心”为主要特征的心象山水的高妙之要。在其《高原》《永恒的旋律》两大系列作品中,以几何图形为主要构成的画面,具有超稳定性,但又具有强大的内在张力,超凡脱俗,灵动传神;红、黄、蓝是其画面的主体色调,正是这稍加调试的原色与对比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视觉冲击,画家的激情澎湃与自然的瞬息变化交织在一起,瞬间凝固在静谧的画面之中,寓动于静,动静相宜。如果说《高原》系列是“观物”,那么《永恒的旋律》则是“观心”。如黄建南所说:“中国绘画的色彩,不是”墨分五彩“能代替得了的。中国绘画的色彩,在盛唐时期就有过辉煌的年代。中国画历史久远,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分化出水墨画和彩墨画两种新的画种。而彩墨画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画受到西方绘画艺术影响较深的一种成果。受老庄哲学的影响,水性的材料、书写性更适合中国人创作。笔墨加上色彩画出的作品比西方绘画更加具有韵味,所以在我的艺术创作中更倾向于中国画创作,重彩山水是我近些年来致力于探索的重要课题。”在造型上,我觉得黄建南很善于嫁接中西方绘画,把一些西方大师的造型,包括一些感受借到他的画面中来。黄建南对画面的转换力特别好,我看到他会组织一个乱而不乱的点线面结构,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黄建南的画面被赋予了一种很新鲜、很当代的感觉,和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水墨画拉开了距离。正是在题材内容、构图方式、表现手法、色彩构成、思维方式等层面的探索,使之在图示语言上焕然一新。

  摹写自然固然不易,更为难得的是要臻现“内美”,而哲思则是其最高境界。黄建南追求作品的大美,极精微以致广大,不仅技法上融汇中西,极目八荒,更多的是不囿于个人情感的表达,传递出对社会、对人类、对自然的一种真切的关怀和情愫,让观者心灵不惹尘埃,与自然互见妩媚,真正领略生活静好,此乃真正大美至美。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黄建南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